专家称地方债扩大规模还欠火候
相关专题:全国楼市 发布时间:2012-02-28
新房导购: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何代欣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付志宇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何代欣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付志宇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海星

自去年冬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四省市推出了2000亿地方债试点后,近日有媒体通过今年相关地方政府预算的推测,估计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规模,可能由前几年的2000亿元扩大至2500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有望扩大范围。

中国经济时报(微博)记者2月27日就此问题向财政部办公厅进行电话求证,但财政部方面未肯定任何观点。

尽管如此,未来地方债的发行会在什么样的时机如何逐步扩大规模和试点,依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 点,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扩大试点的时机是否成熟,地方债推行的难题在哪,如何规范和防范风险等采访了相关财税专家。

  地方债扩大试点 时机已到?

何代欣:地方债继续往下做不可回避,除非有新的财政来源或地方融资有更长还款期限,否则地方债一旦打开就难收回。在整顿地方融资平台的背景下,地方债发行有利于将隐性债务显性化。按世界各国惯例,地方债放开便会持续循环运转,跟国债的道理一样不断借钱还钱。这由政府债务本性决定,牵扯政府信用。

付志宇:需要谨慎,法学界认为根据现行法律,地方发债法理上缺乏支撑,不过现在正在建立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比较赞成由财政部代发。说到扩容要等三月份“两会”财政预算报告出来,扩容的量可能不算大。现在接近了偿债高峰期,需要滚转,发债方式很重要。

真正意义的地方自主发债,那就超越现有试点方式了,目前在地方进行大规模自主发债的条件尚不成熟。地方性融资平台,通过某些渠道反映的情况看,盈利的很少;此外房产、股市下跌了,非税收入也难以增量,适当发债也是确有所需。现在地方发债最终还是财政部还,地方的负担转嫁到中央,口子不宜开大。

地方债发行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资产雄厚和抵押物较为充分,还债没有困难,但进行大范围推广,能否控制好就难说了。

有些人提出要让地方真正自主发债,地方政府自负盈亏自由借贷,这个口子还是最好不要开,否则可能会出现极度混乱的局面,宏观调控的效力也将大大削弱。

张海星:虽然地方债是可行的发展方向,但过去融资不规范或有不利影响。由于财税体制缺陷和配套改革没有跟上,因此地方债试点比较谨慎,逐步放开。1998年是中央发国债转到地方,后来中央代发地方债,去年11月又走出了地方自行发债试点,但离真正的地方自主发债还有较大距离。目前试点债务还是由中央最终负责,跟代发地方债类似。

只有地方自主发债,才有地方完全融资权。但做到最后一步是有条件约束的,要做到政府账目公开透明,各种财务风险指标在可控范围之内,切断中央对地方的隐性担保,让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去投资。

  推进中的难题

付志宇:地方债务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地方债务分显性和隐性两种。地方政府自行还债,自己负有这种责任的是显性的,按审计署的统计显示占62%,而隐性债务等占到将近40%。后者如果不能偿还,还是要政府偿还。因为政府参与了担保,或负有救助义务。政府今后不应参与对企业的违规担保。

地方刚性支出压力大不是发行地方债的主要原因。对地方债优先投入保障房建设这点值得商榷,从理论上看缺乏依据,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保障房建设无需动用这样的政策性手段,应重在从财政支出结构上来解决。

地方债仅是资金来源的调整,而非支出结构优化。从长远来看,还是要调整中央地方财权分配,化解地方压力。但目前从操作层面看,体制变动的空间不大,只能从支出结构合理化上来做文章。增收的压力和开支的需求,使得适当放债成为平衡赤字的手段,但控制不好容易出现风险。

张海星:地方债放开风险会转到银行,银行转到中央账上,增加了中央债务风险压力。风险会导致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下降,各个省的债券都需要评级,目前没有很好履行规范化评级制度。一旦出现债务违约,最终受损失的还是纳税人。此外地方债发债方式也没有得到预算法支持。这些问题使得一旦出现风险将不仅是经济损失,政府还需承担道德风险。

何代欣: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在内的债务期限结构有问题,应学习国债将债务期限更丰富些,增加一些长期债务,三年期灵活性很低。很多债发出后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利用就得还了。任何形式的地方债务都具有一定风险性,尤其是欧债危机和美国的教训给我们一定的警示。

  怎样规范?

张海星:首先要完善财税体制,建立一套检测评价债务风险的指标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前提是立法,目前预算法不支持地方政府有合法融资与担保的主体地位,预算法跟担保法都需要修改。地方政府如不能偿还,其处理办法也需要立法为依据,破产法也要相应修改。地方发债提供的是准公用产品,并非一般商品,应借鉴国际相关处理地方政府不良债务的经验,与企业债务违约要有清晰区分。

规范化的财政体制和债务运行体系是开启地方自主发债的前提。投资人、人大、财政系统内部、媒体等各类监管都要跟上。目前财政透明度就很不够,行政体制配套改革也需要跟上,这是个系统工程。f

付志宇:如果地方债继续走向深入,需要在省一级人民政府成立“偿债基金”,对借贷企业能否具有到期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并据此相应控制其举债规模,并上报财政部门。钱款划拨下来后,必须根据企业效益规定其定期还款的额度。这样可以减少政府担保风险。

地方自行发债缺乏监督,就十分容易造假,一旦产生不良结果地方无力赔偿,压力都转嫁给了中央政府,因此,地方政府发债,需要在更高级别人大设立专门监管机制,不能由政府部门自己来评估,更不能让地方没有节制自行发债。

何代欣:要培育一个良性地方债市场,避免走土地财政老路。地方政府债务和管理应该是一个制度化良性理顺过程,要让地方政府感觉到钱的来源和花销是有责任的。建立良性机制,约束盲目开支,倒逼地方政府建立更加周全的财政体系。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获得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过程。

此外,整套机制需要考虑预防风险问题,要有宏观顶层设计。对不同地区的政策需要观察和甄别,试点很有必要性。

 
本文转载目的是让更多的网友分享该信息。该文中所有内容仅代表信息原创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的观点,所有内容仅供参考,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该文中所有图文、视频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本文无意中侵犯了某方知识产权,请告知我们删除处理。联系电话15313206870(微信)、为避免电话不通,请同一时间发送至523138820@qq.com邮箱,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

精品楼盘

更多>>土地信息

万昌迎恩府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越城区
元/平方米
嘉舟御河湾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越城区
12000元/平方米
景瑞上府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镜湖新区
元/平方米

活动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