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独家专访:重庆用公租房保障老百姓住房需求
相关专题:购房专题 发布时间:2011-01-12
新房导购:重庆要用10年时间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200多万人的居住问题,这是一次用经济手法解决

重庆要用10年时间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200多万人的居住问题,这是一次用经济手法解决社会问题的大胆尝试,它能平抑民众对高房价的怨气吗?

本报记者吴红缨徐恺重庆报道

他不大习惯一问一答式采访。

他在椅子上坐下,瞄瞄桌上的采访提纲,燃起一支烟。然后就开始按着他自己的逻辑侃侃而谈。他一开始谈话就滔滔不绝,像一列庞大的火车飞速向前,旁人几乎没有插话的机会。但他总是几乎能提供记者所需要的答案。

有时候他很肯定。“我们就是要探索双轨制供房模式,因为单轨制供房被证明是不对的。”

有时候他很不屑。“凡在重庆找到工作,常住在重庆,中低收入群体,只要有工作,工资,付得起公租房租金,都可以租。为什要搞户口限制呢?”

有时候他很自负。“我们能搞公租房,是因为我们有庞大的国资信用,飞来的一块钱,合法的钱”。

激昂处大手一挥。这个人就是黄奇帆,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

10年,4000万平方米。重庆的公租房计划一经宣布,立即引来各界关注。其庞大的规模,开了内陆地区大规模推出公租房之先河。如果这一举措得以顺利实施,目前国内房屋供给主要由市场提供的单一供房体系,将在重庆被率先打破。这一体系,自从上世纪80年房改以来,极大的推动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并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但随着近年房价一眼望不到头的飞涨趋势,却也导致民众不堪重负。重庆市政府在此举措上如何考量?又将如何保证这一决策实施和运转?2月24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就这些问题,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独家专访。

他认为,根据历史的经验和目前的现实,“建立双轨供房体系是必然”。

双轨供房

《21世纪》:重庆大规模推出公租房,政府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量?

黄奇帆:首先是来自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早在去年的全市经济工作会上,薄熙来书记就强调,解决住房保障,是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要让城乡老百姓都有房子住。今年1、2月之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五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事。其中薄熙来书记分别主持召开了一次市委常委会和一次专题会,并在2月9日的专题会上再次指出,帮中低收入者造房是政府的责任。

《21世纪》:重庆市政府如此积极推动的现实背景是什么?

黄奇帆:中国住房制度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到80年代,是一个计划经济的公房配置体制,老百姓自己不买房,租住政府配置公房。这个体制的缺点,供应量不足,住房困难,许多人没房住。这种百分之百计划经济公房出租,公房配置,事实证明是走不通的。

1980年代末期,开始土地批租,到1990年代形成市场供给,逐渐形成了100%商品房制度。事实证明,富人越买越好,投机者越来越多,炒地皮,炒房产,正常收入老百姓买不起房,更有低收入阶层,即使现在房价降70%,卖2000块每平方米,他也买不起。

这个意思就是说,百分之百的商品房制度也是不对的。所以,房地产改革走了弯路。现在住房问题所呈现的矛盾,主要是制度安排上,单轨供房模式制造成的不平衡。

《21世纪》:那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重庆此次大规模推公租房,是企图对中国现行的单轨制的供房体系,提供一种双轨的供房模式探索?

黄奇帆:是的。当今时代,由于房产兼具保障性和商品性的双重属性,完全由政府保障和完全市场化都存在缺陷,双轨制是必然的。政府要做什么呢?政府不应在住房问题上没作为,完全靠市场,然后政府又去调控市场,调控不了。有一部分市场不能解决的,政府要用计划方式,用保障制度方式来配置的。

在这个概念下,重庆政府认为,目前至少三分之一群体该由政府提供保障房,另三分之二则让商品房、市场力量去配置。这个比例,可能不是那么精确。但可以先按这个比例配置,到一定阶段,过五六年,如果保障规模还需加大,就提高配置比例。如果规模过大了,就减少。就像小平同志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对象及规模

《21世纪》:这百分之三十应由政府提供保障的群体涵义是什么?

黄奇帆:我概念里的保障房分两类,一类是有产权的保障房,包括城市原住民,低收入群体,他有房,但又破又旧,或是棚户区,或是城中村。对这部分人,政府要动用保障手段,帮他们进行房屋改造、安置、拆迁,这个过程中,给他们的房是有产权的。而且土地出让金,配套费,交易契税,统统不交。这类房可以当商品房卖,利润是他们的。这个群体在重庆主城占15%左右。

第二类就是公租房。针对的是城市三类新生代群体,一是农民工,他们城里常住,有固定工作。二是城市居民的小孩,他长大工作了,原来住房拥挤,要跟老父母分开,但暂时还买不起房。第三个群体是大学生,本土或外地的,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这是“夹心层”,不自我积累几年,购不了商品房。这样的新生代,全市有20%左右,都要解决他们住房问题,我们就通过提供公租房来保障。

《21世纪》:推出总计4000万平米的公租房的规模和进度是如何确定的?

黄奇帆:今后10年全市建设4000万平方米,按照人均15-20平方米计算,可以解决200多万人的居住问题。其中主城100多万人。前三年,我们认为,由于长期来的需求的积压,公共租赁房的需求会比较集中,因此先启动建设2000万平米。其中主城、郊区先各1000万平米。2012年之后每年建设规模视实际需求而定。再用七八年的时间建设2000平方米。

公租房运作

《21世纪》:公共租赁房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黄奇帆:即然是保障房,它的土地是划拨的,不搞招投标。房子建起后,政府当然要为住宅区,配置医院、学校、商业设施,统统由财政掏钱。

建筑单位不能收取高额造房利润,它基本是成本加三个百分点,实际就是施工队的收入,没有房产商卖房的利润。当然也不收各种税费。这就免了四项,土地出让金、建房利润、税收、配套费。

那么这要免多少呢?造2000万平方公租房,需3万亩土地,按照我们选址的土地价值,这等于政府少收了500亿,然后要再支出500亿造房。如果是开发商建房,开发商要拿出1000亿,卖出时可能卖到1500亿。

现在,等于商品房开发1500亿才能买到2000万平方米的房,我们通过500亿投入,就可以买到。政府将这500亿投入产生的房子,进行出租,租金自然就低了。租金按500亿成本,加银行利息及公房折旧维护费,大约相当于同类商品房租金的60%。

《21世纪》:集中的贫困者或者说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是否会造成“贫民窟”?而如果与商品房混合是否会影响到商品房价值而矛盾重重?

黄奇帆:政府既然出于公益干这个活,要考虑公租房对象的实际,不能拿用最破的地段,随便的角落造一堆烂房子。我们现在的选择,都在轻轨沿线。

重庆一环到二环有500平方公里,这个区域以后十年会新增四五百万人,这些人又会形成21个居民集聚区。每个集聚区,可能有四分之一个街区或楼盘是公租房楼盘,与其他商品房楼盘犬牙交错,共享配套。不搞贫民窟和富人区。

这种联络也不会使商品房卖不出去。因为公租房并不是破房子,就我们目前设计的户型和建筑立面风格,不次于中档商品房,相当于市场上卖五、六千每平米的房子。

《21世纪》:在公租房在准入资格中,没有户籍限制这点很受关注。

黄奇帆:凡在重庆找到工作,常住在重庆的中低收入群体,只要有工作,付得起公租房租金,都可以租。

外地人,在重庆找到工作,就说明这个城市需要你,就给住房,为什么要搞户口限制呢。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享受政策。甚至一个老板,有家庭矛盾,搬出来,暂时买不了房,也可以租公租房。《21世纪》:就是说有钱人也可以租吗?

黄奇帆:当然可以了。当然富人他可能要面子,不会来住公租房,除非有一些特殊情况。我们进行社会管理,一是要开明,二是要符合市场规律,三是再让城市人口循环起来。人口也是资源,只要有人口集聚,就会带来大发展。

所以我们的出租对象,不讲户口,讲常住。这其中的要义是,重庆要建现代化大都市,天下人来了,凡对重庆做贡献的,我们都是一样对待,我们要有这样的胸怀。

《21世纪》:我们看到的重庆的公租房政策里,将廉租房也纳入到了公租房体系?

黄奇帆:是的。重庆以后不再搞单一的廉租房小区。公租房的住户还是比较体面的中低收入阶层,只是买不起或暂时买不起商品房而已,廉租房是低保户,就比较穷了。将他们纳入到公租房体系后,提供的房屋是一样的,只是低保对象租了房,可能50平方一个月只收8块租金,公租房,一个月则可能收500块,只是表现为租金的不同。

实施保障

《21世纪》:重庆建这2000万平方的公租房,除土地外,按您刚才的测算,需投入500亿元,以重庆的财政实力,能支撑重庆的这个超大规模的探索吗?

黄奇帆:公租房不是一年建完,要分十年。现在没有公租房,而历史积累了一大堆要解决住房保障的人,所以,前三年,先完成2000万平方,后七年再根据市场需求投建。

整个建设总资金是500亿,前三年,要200多亿。怎么投,国有资本发挥了第三财政的作用。

重庆财政分三块,一般预算内收入,保行政运行,预算外基金,用于搞建设、基础设施。这件事预算内财政肯定拿不出钱,预算外,重大建设项目排满了,也没有。重庆政府的“杀手锏”,就是重庆有强大的“预算外的预算外”———国有资本,我把它称为“第三财政”。

重庆国有资产总量今年已突破1万亿,这1万亿不是泡沫,是有资本信用的。这当中,重庆国资八大集团,在过去五年里,重庆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1000多亿资金,现在则是为公租房做贡献。

《21世纪》:具体的资金是如何筹集的?由于公租房并非营利产品,国资集团如何确保它的收支平衡?

黄奇帆:具体而言,今年开工的500万平方米,需50亿,预算外基金出5亿,由于廉租房与公租房一体,我们将国家对廉租房的补贴也集中放在里面,计有5亿,然后,地产集团用他的国资预算,以及融资能力,筹集其余的40亿。

再比如1000万平方公租房建设,总投资为200多亿,资本金需100亿,这100亿,有30亿是财政拨款,还有六七十亿,是需要地产集团真金白银地从国有资本预算中支出,此外再向银行融资150亿。

由于公房产权是地产集团的,租金包括了成本、银行利息等等,他收的租金是可以平衡的。以250亿资产收的房屋租金,还银行150亿贷款本利,当然不会是坏帐。

《21世纪》:公租房大规模推出后,可有会有部分人不急于买房了,可能导致房地产部分需求下降,那么买地等会减缓,对财政收入会不会有影响?

黄奇帆:这个减少的需求就是2000万平方米嘛,政府实际就是少了500亿,就是送给老百姓了。

任何市场,政府都是要调控的,当一个政府对地租的调控,只是当作赚钱工具,越调越高,那是走火入魔的。因为土地作为商品它是有对象的,在宏观层面,就该把土地需求定为三类。一类是商品房,必须拍卖,二类是公共基础设施,应协议低价出让,三类是为老百姓建房,就应采取划拨。

反哺给老百姓是应该的,政府要有这个理性。

《21世纪》:我们了解到,重庆拟成立住房保障局,以承担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管理任务,能否介绍这个机构的情况?

黄奇帆:初步的构想,是设立一个事业单位性质的市住房保障局,这个机构规格为副厅局级,由市国土房管局管理。其主要职责,就是从政府角度,保证保障房体系的建立、推动和落实。但目前内设的机构,人员编制还在斟酌中。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

精品楼盘

更多>>土地信息

万昌迎恩府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越城区
元/平方米
嘉舟御河湾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越城区
12000元/平方米
景瑞上府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镜湖新区
元/平方米

活动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