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要“与时俱进”的,有些东西不能“与时俱进”的,特备是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所说的,“人民的尊严”!
这个时代,“信息被不平等”,在房地产行业最为明显,被商业机密一词阻隔是人民的知情权和渴望被尊重的消费者权利。
时尚是与时俱进的一部分,时尚的东西一定要熟悉,早年做推销和广告,到一个城市,我一般喜欢到这个城市最高档的商场和消费场所看看,应为商业代表的的这个城市的时下流行,亦代表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准和消费意识。
当下比如2010的娱乐人物,中国最火的也许将是上海的周立波,他既能影响上海,成为满城尽说周立波一大现象,他也许也会像08年的郭德纲、09年年小沈阳一样,热销中国?透过现象看本质,周立波的一大特点是“逆向”思维看时事,这说明国人非常认可这个思维方式。
对比楼市我们依然需要逆向看!——通过现象“逆源”到本质,逆向的追溯源泉在哪里?所谓购买的动机!
房地产市场与时俱进的太多了,概念太多,有故意混淆视听的嫌疑,名词多的都需要翻译了,有居心叵测的意味。
首先我想大家最关心是房子现在是买还是不买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你既然关心房价,说明你在意他,你想买,要不你不会关心价格,你在意他,他就在有“位置”,他就有身价,你“在意”他的越多,他的“普”就越大,他“端着的”时间就长,彼此都累。
2009年12月低中央经济会议的中心定调2010经济是“调结构、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四大原则,随后的1月初出台的“国十一条”,似乎是为了“遏制房价”而作的“保民生”政策。但2010我们保增长指标“保八”,年后3月北京全国两会一切舆论都是“向高房价开战”,温总理的报告是这么说的“2010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2010年第一个季度就要过去了,我们看到的是房价增长大势不可逆转,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我们要目标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房价增幅过快不利益保护居民的消费需求。
这句话应该是核心,也让我们重新回到话题上来了。对于购房,我们永远不过时的是: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我们要做的依然是保护大家的购买热情,不断激发购房的动机,不管是居住、投资还是满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不变的依然是居住本身,从中我们发现我们溯源的目的就是“回归居住本身”。
过时只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而已,你注重自我时,你是孤独的,你永远是过时。现在你是时尚的,如果你不和适宜,你就是过时的,但50年后依然流行呢?你依然还是时尚的,那么变的是什么?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如何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是遵守商业的一个尊则:质优价廉,用地产的话就是,超值!
最后有几个数据,关于人口高峰理论的楼市刚性需求和80后。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社会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的认为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先后出现过三个相当明显的生育高峰。一是 “上世纪50年代,刚刚建国,社会稳定,出现了第一个生育高峰,当时我国人口一下子从建国初期的不到5亿上升到接近7亿,这种人口的暴发性增长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过的。”第二个生育高峰出现在1963年到1976年这10多年的时间里。当时国家的经济从总体上来说相对平稳,政府对于国家的人口总数并没有采取任何的控制措施,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始终处于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第三个生育高峰主要出现在农村,时间是从1985年到1990年这几年。
据有关资料显示,80后只有三分之一是独生子女,有高达66%的人拥有至少1~2个兄弟姐妹。那么此前社会普遍认为的“4位老人+2位80后夫妻+1个小孩”的80后典型家庭,在10年内尚不会成为中国家庭的主流居住形态,大部分80后也无法享受“4+2+1”家庭的漏斗型财富聚流效应,父母的财富依然可能被其他的兄弟姐妹所分流。
我们知道目前房地产刚性需求是主要是80后,当一个时代遭遇整个国家的一个年龄段阶段为房子而奋斗时,这是幸福还是悲哀呢?住宅的保障在哪里?我们的尊严在哪里?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