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业“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分水岭,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将发生巨大改变。进入“战国时代”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将摆脱“春秋时期”的混战,在厮杀中生存下来的地产巨头,都有各自的雄霸之心,并努力寻找着自己的长远战略。
于是,对于未来全新发展模式的探索,也已经到了一个破茧出新的临界点。尤其是短期内密集的遏制高房价政策与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让房地产行业正处于矛盾的交界点上。
于是,在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日子里,如何调整战略以布局未来新一轮的竞争,似乎成为行业的集体选择。地产企业纷纷开始重新审视已经运营了十多年的传统模式所蕴含的系统风险,进而开始认真思考未来发展战略的创新问题。
这注定是一场闻不见硝烟味的较量,一场着眼于未来的长线布局正在平静的楼市表象里展开,谁能够抢得先机,谁又能笑到最后,这场战略革新的胜负成败或许会决定着未来谁能够赢得未来。
商业模式创新:
绿城开创商业代建元年
早在去年11月的秋季媒体、股东恳谈会上,绿城集团就曾经提到过,将探索施行以商业代建为主体的开发模式变革,转型成为房地产投资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如今,一场公司运营体系的大手术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也许不出多久,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它的新轮廓。
在中国的房地产业起步与发展的这些年,土地自然增值和与其同步的物业市场价格普涨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利润来源,即使对于行业内的标杆企业也是如此。这有点像看天吃饭,但是,对于希望永续经营的企业来说,永远把赌注压在土地自然增值和市场价格普涨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重点就是调节盈利重心,增强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绿城正在探索实施中的“商业代建”模式,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以后的绿城完全不需要自己拥有土地权益,要做的只是为土地购买者提供专业的开发服务。当这个思路打开以后,绿城的专业能力就不再被束缚在自有资金或者合作开发所取得的土地上了,天地豁然开朗。通过在非自有土地上从事开发增值活动,绿城可以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放大,同时实现了与土地购买者的利益共赢。这是绿城对传统模式的自我否定和全新突破。
当然,只有具备强大品牌和管理能力的企业才有能力适应这一模式。在此之前,绿城已经有若干年的做公益代建的历史,比如安置房建设。自2005年10月首次介入杭州市江干区“城中村”改造暨安置房代建以来,目前绿城已经承担了包括青岛理想之城安置代建项目、杭州彭埠代建项目、杭州地铁1号线涉及的安置房代建项目、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代建项目、杭州下城区西文社区代建项目、慈溪界牌代建项目、诸暨旧城改造代建项目等,总规模超过240万平方米。绿城最好最成熟的两个产品系列——桂花城系列、绿园春江系列,已经开始应用于安置房的改造。宋卫平甚至希望,有一天绿城能成为全国最大的为农民造安置房的房产公司,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企业将更伟大。
从安置房代建到商业代建,是一次全新跃升。正如宋卫平在2009年度公司总结表彰大会上所提到的,“我们造不同档次的房子,寻求不同样式的商业模式,最终都是为我们自己这个团队、为团队以外的所有人,不管他们有钱还是没钱,我们从事这个行业,以我们的专业技能,以我们的组织管理,我们可以为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空间、居住空间的改善,做我们专业的奉献。”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