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新城故事:北京3年后将杜绝人防地下生活
相关专题:全国楼市 发布时间:2012-02-29
新房导购:三环新城是北京大型经适房社区,位于西南三环边,总规模约100万平方米鸽子笼是防空洞型的里外两间,多处墙壁能看到改造过的痕迹租户直

“三环新城”是北京大型经适房社区,位于西南三环边,总规模约100万平方米“三环新城”是北京大型经适房社区,位于西南三环边,总规模约100万平方米

记者租住的“鸽子笼”是防空洞型的里外两间,多处墙壁能看到改造过的痕迹 摄/记者 杨益“鸽子笼”是防空洞型的里外两间,多处墙壁能看到改造过的痕迹  

租户直接在通道内做饭,热锅旁边就是地下室的电闸 摄/记者 杨益租户直接在通道内做饭,热锅旁边就是地下室的电闸  

租住俩月 体验地下人生 邻居流动性大 没人愿意长待

步步惊心 地下生活不踏实

随着大铁门落锁、贴上白色封条,持续7个月的丰台区三环新城地下空间综合整治宣告结束。本周末,最后的约20名租户将全部撤离。

作为全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之一,2008年,开发商擅自将楼内包括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在内的17处地下空间违法出租。

去年6月,丰台区综治办等部门勘查发现,经营人改变了地下空间结构,将其私自改建为1500余个格子间,还将部分安全出口封闭上锁,存在严重的火灾、卫生隐患。

在此期间,蜗居在17处人防工程及地下室内的2000多名地下租户,陆续被腾退。

2000多人,一个不小的数字。在搬离前,他们有过怎样的喜怒哀乐,怎样看待随处可见的隐患,他们的地下生活是否会画上句点?

在“大部队”迁徙前,记者曾用时近两个月,在三环新城11号楼租下一间“鸽子笼”,体验和感受这最后的地下时光。

 地下剪影

  迷宫岔道多  仅有一个出入口

 迷宫、石门、格子间,构成人防工程改造后的轮廓

2011年11月,记者在三环新城人防工程内租下一个房间。

房东(人防工程承租者)徐波(化名)是名中年男子,东北人,自家也住在人防内。在他的带领下,记者第一次踏进地下人防的防盗大门。

向下四十多个台阶到了最底层,房东说话开始有回音,手机信号减少两格。

人防工程内处处可见改造的痕迹,楼道弯弯曲曲一眼望不到头,长约百米,房顶爬满各种管道,足有2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密闭门,向每一位来者宣示着人防的特殊功能。

每走几米,就能看到大通道内出现“分支”,拐进去就又有五六户人家。整个地下人防像座地下迷宫。

房东介绍,在这个约六七百平方米的空间内,共住有60多户、百余人,但仅有一个出入口。

记者的“新家”约有20平方米,是防空洞型的里外两间,500元租金。

新家外间与内间隔着一堵墙,墙中央有个水泥石门儿,高过地面一米左右,踩着凳子钻进石门便是里间。里间有扇天窗,像井口一样。不过关掉灯,仍是漆黑一片。

两张旧床、几个小柜子便成了房间内全部家当。在这里,根本不用担心有老鼠和“小强”出没——因为它们实在没地方可藏。

一张不起眼的值日表泄露出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个套间曾住了七个人。

  生活素描

  如厕需排队  晾晒衣物尴尬多

吃喝拉撒、简单平淡,构成了单色的地下生活。

记者的新邻居中,有不足20岁的饭馆服务员、大学毕业的创业小青年、发传单的杂工等各种北漂。

地下室信号不稳定,晚上常常看到有人在楼道接电话,通过方言能辨识邻居的“出处”,“好着呢”、“放心”等成为最常出现的简单词汇。

2011年11月到今年1月,记者共在这里居住近50天,通过洗漱、做饭、洗衣服等这些最普通的日常活动,记者感触到地下时光的尴尬和不易。

  洗漱

  冲厕、刷牙、锁门  声声入耳

早上5点,最先打破地下室宁静的一定是厕所冲水的响声及隔壁的洗漱声。

早晨去厕所着实痛苦,赶上“早高峰”,还要排队“等号”。 “不好意思,久等了。”占位太久,里面的人出来都跟犯了错似的。

楼道里时不时会有一个声音喊,“算了去单位的吧。”然后便听见“噔噔噔”上楼的声音渐行渐远。

厕所冲水、刷牙、锁门、爬楼,几十号人重复完所有动作后,地下室才安静了。

 做饭

  切菜、下锅、跳闸   步步惊心

傍晚6点左右,地下室开始热闹起来,陆陆续续有人钻回小窝,由于隔音不好,记者可以听到左邻的男孩徐正(化名)开电脑看电影,和他一屋的女孩开始准备做饭。

这个临时在门口搭起的灶台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特意用空的油桶从水房接来水用作煮饭。听到水遇到油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后,一股炒青椒的菜味儿钻进鼻子。

菜刚出锅,记者房间里的灯不留情面地灭了。楼道里有人气急败坏地嚷嚷:“谁家在用电磁炉?”

有人找房东:“快过来看看吧,又跳了。”

  洗衣

  外套、内衣、袜子  件件外挂

每天白天,洗漱间里地上都会摆着六七个大塑料盆,里面用洗衣粉“闷”着衣服。

凌晨零点常常还见到有人搓衣服,“反正也没电视没电脑,洗衣服还能消磨时间呢。”住户许焕红说。

地下室见不着光,也不通风,男人、女人的内衣、外套、袜子都晾在楼道里头,似乎没人觉得不好意思。

为了防止丢衣服,每隔二十多米就有一个摄像头,晾衣服的地方赫然写着“监控区”。

  受访者小像

心有不甘、渴望体面地混到地面上,是租户们普遍的心态。

 承租者:“自从下来,就没见过天日”

承租者徐波,也是80后。除了当“房东”外,他还在地下室内扮演保安、清洁工、水电工等多种角色。

2009年徐波带着妻子来到北京,花了几十万承租下该楼整个地下人防工程。

“自从下来,就没见过天日”,底下所有设施都由他和妻子维护。两人也居住在该地下室内,并开了一间小卖部。60间隔断房,每月净赚一万块钱。

每天早上9点多,趁住户们都在“地上”工作,徐波开始打扫地下室,“先天条件不好,再不好好收拾就没人住了”。

徐波有个“账本”,上面记着哪门哪户哪天入住,几号交房租,搬走的人名前会画上叉子,两年多,本子已经记了三四十页,皮儿都磨破了。

地下室隐患检查,没少让这对夫妇担心。赶上有相关部门来查,他们会提前把大门锁上,一旦有租户回来,他们仔细盘查确认后才会放进去。

 租住者:“总有一天,能混到上面去”

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张磊(化名)已经北漂四年了,2010年10月,他便来到三环新城租房,此后跟同学创业办教育机构。

“能晚回来我就晚回来,能到朋友那儿蹭一晚就蹭一晚。”张磊说自己受不了厕所挤着用的感觉,也不喜欢楼道里的饭味儿,所以经常到朋友家洗澡,有时候洗完澡顺便把衣服在朋友家洗衣机里洗了甩干再回来。

每次看到消防来检查,自己晚上就胡思乱想,“创业刚刚有起色,屋子里要真起把火有个三长两短就毁了”。

因为不踏实,张磊睡觉很轻,楼道里有点动静就醒,总害怕出事儿。每次睡前,他都把公司的材料和电脑装好,“万一真着火了,跑的话不能落下这些。”

张磊的愿望就是在北京有自己的房子。“总有一天,能混到上面去。”

近两年他和朋友的教育机构渐有起色,记者搬进来一周前,他刚东拼西凑,在南四环买了套90平方米的期房。

张磊筹划着,准备再扛到年后,便去收房。住到自己的房子里,真正实现混到“上面去”。

尽管清退的消息时不时扰乱租户们的心绪,但张磊并不太在意,因为他已经有了新家。

  上午回访

  最后的撤离  租房前先换工作

租房、辞职、搬家、换工作……生活轨迹看似简单,实则百味杂陈。

随着三环新城地下空间清退工作的完结,曾经仅打过招呼的地下邻居们,如今散落他处。

今天,记者再次回访时,长长的楼道里已经写满“拆”字,目前,只有9号、11号两栋楼内尚有20名住户没有搬走,有人在收拾东西,有人在联系新房子。

因为房租交到月底,9号楼租户小琴还没开始搬家,而是忙于翻报纸找工作。昨天,她刚辞掉了饭馆服务员的工作。

“在这儿每个月只要150块钱(租金),但现在换个地下室,至少也得贵出200多块。”为此,小琴决定找个待遇更好的工作。

记者的邻居徐正刚在草桥又找了一处地下室。

由于租房成本提高,徐正告诉记者,他和女友只能继续节衣缩食,争取哪天能在正规楼房里租住,规划他们的小生活。

“终于搬出小黑屋了。”张磊早已经搬到自己的房子。春节刚过,他住过的屋子就已换了新锁。他未能赶上最后的退场。

但更多的租客像徐正一样,从这个地下室搬离后投奔另一处地下室。

“房东”徐波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老家,这两天除了帮交情好的住户联系新租处,他便只剩下等着最后一批租户搬离。

上午10时,记者下楼时遇到一名租户搬家,拉杆箱“咯噔咯噔”的声音缓缓移向出口。即刻起,三环新城的租客们与地下室彼此成为过去式。

处处有“雷” 隐患不除难安心 

记者所居住的地下室,一共住了60户,相当于一栋共6层、5个单元、每层2户的居民楼横向压缩版。人员复杂,空间狭小密闭,任何一点小火都可能“引爆”这个蓄积了“压抑”的地方。

记者租住在这里的两个月内得知,每晚关灯后,这里的人们都担心地做着“大片”梦:《2012》、《唐山大地震》、《后天》……

这种“被害妄想症”并非空穴来风,这里没有灭火器和消火栓,关上灯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一旦大门受阻,人们无处可逃。而在三环新城,这样的地下室就有17处。

未来,三环新城乃至北京的地下人防工程将不允许用于出租,这里可能变身居民的休闲之所。

  隐患

  火患

  日跳3次闸  “高危”电器随处见

从2011年11月7日到2012年1月,记者在三环新城7号院11号楼的地下室内居住了近两个月。记者发现,火患,是这座地下“城”里最让人提心吊胆的话题。而电线短路或者老化,往往是引火“杀手”。

在记者的房间中,墙上唯一的插座十分让人“后怕”。盖子摇摇欲坠,被人用透明胶带固定着,三眼插座的一个孔已经熏黄,每次充电完成后,拔插头的动作稍微粗鲁,都会险些拽掉插座。

偶尔插头碰上插座还会“滋滋滋”冒几个火星儿来吓人。如此“惊险”,晚上睡觉时,人们也从不敢使用电器入睡,甚至只是给手机充电的小事情也办不到。同样的插座出现在每一个房间。

据记者统计,地下“城”居住的60户中,约30户开火做饭,多是使用电磁炉,以及热得快等“高危”电器。

当电饭锅、电磁炉、电吹风一起发动时,通道里可热闹了,各种嗡嗡声此起彼伏,每次都以跳闸戛然而止。

跳闸在地下室早就成了家常便饭。记者租住期间,最多一天跳闸3次,有时一跳就是大半天。

一方面是电路“埋雷”,另一方面来自人为因素。

据记者统计,在地下室居住的百余人中,60%是男性,其中烟民占据了男性人数约80%,约有48个人抽烟。而这座地下室中,却没有消火栓和灭火器。

烟患

  通风口“失职”  烟散得耗1小时

地下人防工程位于地下二层,距离地面至少十余米,原本是比较开阔的地下室结构,但用于出租后被打了隔断,原本“四通八达”的主路被一扇扇门封死,变成一条窄胡同,只有一个用于通行的出口。

通道最窄的地方只有1米左右,即便在没人的情况下,从最里侧房间走到出口也需两三分钟。如果百人同时间疏散,定然吃不消。

人出不去,烟也出不去。原有的通风口更是因为改造失去了原有能力。一家住户做饭,甚至得“惊动”整个地下室。

位于楼道东头倒数第5户门口有个小厨房,赶上饭点儿,热锅一冒烟儿,全楼道都是一股呛味儿,“沉浸”在里面的人感觉不到,要是刚从外面回来就能被呛到咳嗽。

这边开火,那边的住户必须得出门收衣服,不然刚洗的衣服必定带着一股菜味儿。耗上一个多钟头,等烟稍微散了才敢再拿出来晾。

如此封闭的地下室,犹如一个大闷罐,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贼患

  大门随便进  外贼家贼都难防

在整个地下室入口处,有一道防盗门禁,如果按照规定,每个住户都应该有门卡,刷卡入内。然而实际情况则是门禁形同虚设,常年开放,任何人根本不需门卡即可进入。

在记者体验的近两个月里,只有一次大门上了锁,还是老板自称失误,不小心锁上了。

大门无法保平安,租户的小屋门锁也只是普通插销,根本挡不住贼。记者对租住的房屋进行了实验,只要使用小刀从门缝处轻轻拨动,就能轻松撬开。

一方面是“硬件”不给力,另一方面则是“出入自由”的管理规定。地下室常有陌生人光顾,餐厅员工来发菜单,公司来发放招工启事,还有各种推销人等。

衣服、鞋子等物品被人顺手牵羊的事情时有发生,虽有监控录像,因为没人“较真”,根本起不到任何震慑作用,找回失物在这里绝对是一种妄想。

外人难防,偌大的地下室似乎更多的是“家贼”,顺手牵羊、丢东西在这里很常见。租客中90%从事服务行业,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学历普遍偏低。由于条件限制,这里的流动率很高,不到一年就会来一次“大换血”,人员构成复杂。

住久了,地下室的住户默认了一种规则,出门必须锁门,即使是半夜三更去个厕所,也要把门锁上,“除了手纸以外,手机、钱包、钥匙也是去厕所必带的”。出门后,电脑等贵重物品更是要放到被子底下,或者可以隐匿之处。

结论

自救、疏散、供水  通通不合格

记者从丰台消防支队了解到,三环新城5年来虽无起火情况,但他们此前对该地区地下空间进行检查,发现多处隐患令人心忧。

消防部门针对三环新城地下空间消防设施的评价

检查内容 三环新城现状 评价

建筑材料 地下人防水泥墙体 坚固不易燃

消防设施 多数地下人防只有 消防设备不健全

(灭火器、消火栓) 一个灭火器

水源 近百米长廊共用水房 基本上可以提供消防

用水,但有一定距离

消防通道 最窄一米,唯一出口 存在疏散隐患

通风排气 结构被改造, 排风效果不好

天窗作用削弱

供电设施 部分插座老化,电压 电路存消防隐患

(电路设备) 负荷有限,易烧电路

家电使用情况 电磁炉、吹风机、 地下做饭有隐患

电饭锅、电脑等小电器

 前车之鉴

2011年11月22日,朝阳区珠江绿洲家园一地下室起火,由于地下烟大,几名逃生者被烟困住

2012年2月8日,房山区永安批发市场着火,几名商户在地下室丧生

 整治

  北京3年后

  个人住人防将绝迹

据了解,三环新城共有17处非法出租的地下空间,租住了2000多人。通过整治,目前,绝大多数地下空间已清退完毕。

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市民防局人防工程管理处了解到,目前全市有5000余处正在使用的地下人防工程。

未来3年,将逐渐完成所有地下人防工程的腾退工作,也将会把改造过的地下人防工程恢复其原貌。将来,除了物业、保洁等极少数工作人员居住外,地下室将不会再用于住房出租。

对于地下人防的用处,工作人员表示,可根据社区街道实际情况进行建设。

“可以是停车场,也可以是休闲活动间”,总之,3年之后北京将不存在地下人防工程用于出租个人居住的情况。对于符合安全条例,不存在消防隐患的普通地下室可以居住。

 
本文转载目的是让更多的网友分享该信息。该文中所有内容仅代表信息原创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的观点,所有内容仅供参考,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该文中所有图文、视频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本文无意中侵犯了某方知识产权,请告知我们删除处理。联系电话15313206870(微信)、为避免电话不通,请同一时间发送至523138820@qq.com邮箱,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

精品楼盘

更多>>土地信息

万昌迎恩府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越城区
元/平方米
嘉舟御河湾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越城区
12000元/平方米
景瑞上府 [普通住宅]
浙江/绍兴/镜湖新区
元/平方米

活动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