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既然政策微调的希望如此渺茫,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终于在持续冷静的观望中崭露出了一丝理性的光芒。但由于当前的折扣幅度,在已有回落的价格水平上很难出现大的降幅,因此楼市全面回暖仍难出现。
过去一年以来,土地流拍的消息屡见不鲜。寒意逼人的楼市情形令房企在拿地方面愈发谨慎,除极少数资金背景雄厚的开发商乐意乘势抄底之外,更多的房企选择了按兵不动。近日,国土部在房地产用地管理调控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2012年度的土地工作计划,不少业界专家对今年的土地供应情况及价格动向作出了预判。
理性的轨迹
就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而言,“看不见的手”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如果能,这作用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从“抑制房地产市场过快上涨”到“保持房地产市场合理发展”,假如对“过快”的限定与对“合理”的期许是理性的,那么这样的理性是可以被准确表达的吗?
然而,假设的前提也许并不成立。房地产调控要的是一个务实的具体结果,而不是一个务虚的理性判断。本周二下午,我们一头雾水地看着上海有关部门关于“住房限购政策只会从严执行”的通知,不禁想起人们对“上海居住证满三年可购二套房”消息的热烈反应,那不过就在一周之前。去年10月至今,从广东佛山到安徽芜湖再到直辖市上海,所有“疑似微调”的政策都以叫停或解读的方式被纠正,当监管手段对房地产市场频频发力,我们终于可以确定,政府实施调控的决心是理性的。
既然政策微调的希望如此渺茫,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终于在持续冷静的观望中崭露出了一丝理性的光芒。据亚豪机构数据,上一周(2月20日至26日),北京市期房、现房住宅累计成交2737套,成交面积24.81万平米,创最近9周以来的成交量新高。同时,2737套的成交量,相比2月前19天2298套的交易量还高出了将近两成。这样的好行情,被业内解读为“非理性上升”。但在我看来,成交量的波动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满足需求就是市场最大的理性。
一片萧瑟中,房地产市场捱过了2012年的前两个月,多数企业还在谋划全年战略,太多项目仍在产品定价和开盘时间上进退踟蹰,于是选择在此时撬动市场的少数企业成为大赢家,龙湖地产的“10亿周末”就是成功的范例。从当前的整体市场环境看,“10亿周末”或许是少见的不理性的现象;但从单一企业的角度看,赢得销售额就是市场竞争的理性所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性是客观存在的,其呈现也是多角度、多轨迹的。因此,要相信市场有其内在的理性,而不要过分倚仗外部环境;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洞悉理性的规律并为我所用,而不要只是仰头望天、等待奇迹。(接贵云)
没有全国性“泡沫”
就全国而言房地产并不存在大泡沫,经过这一轮调整,有些区域可能要大调整,价格会跌百分之几十。但是由于比较及时地采取了措施,并未波及到全国的二三四线城市,没有硬着陆、崩盘的情况,总体来讲是平稳调整的过程。
目前房地产调整过程并未结束,到今年中期,价格调整会告一段落。到那时,房地产市场又开始正常增长。
巴菲特“力荐楼市”
1月份美国旧房销售签约指数环比上升2%,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回暖。分析指出,1月份的销售签约指数是一个乐观指标,尽管月度数据存在波动,但随着就业情况的好转,购房者承受能力的提高,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持续复苏。2月27日,“股神”巴菲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调发表看好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言论,并称“想买下所有的独栋住宅”。
2月六成热销盘未降
2月以来有成交的120个项目,相比1月近80个项目实际成交价格并未下降,其中2月成交面积排名前十的项目中,有6个项目实际成交均价出现小幅上涨。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院长陈亮预计,未来开发商除了实质性下调项目预期价格之外,还会依据购房者需求的特征推出更多促销策略,让购房者得到更实惠的产品或者享受更高品质的服务。
三四月楼市行情可期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冯联联认为,随着一线房企不断加入降价阵营,预计本轮降价潮房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一线房企的带领之下,二线房企也将很快出现连锁降价反应。受此影响,三四月份楼市成交量或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由于当前的折扣幅度,在已有回落的价格水平上很难出现大的降幅,因此楼市全面回暖仍难出现。
- 下一篇:楼市乱象——之延期交房
- 上一篇:606米武汉绿地中心拟再拔高 最终方案仍未报批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