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之后,‘魏德圣’三个字常常跑在我的前面……如果是你,会不会觉得很呕?”
这是魏德圣写在《赛德克·巴莱》拍摄手记里的疑惑,意思是:我魏德圣的名气有那么大吗?
“魏德圣”这三个字,在台湾是这样的:如果你去台湾旅游,带队导游十有八九会说,“我们有个导演叫魏德圣,他很厉害哦”。
他的处女长片《海角七号》被侯孝贤誉为“台湾电影新崛起”的起点;第二部电影《赛德克·巴莱》入围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被视为“台湾电影新希望”……
这就是魏德圣。他看上去瘦弱,语气舒缓,除了台湾腔,没有别的腔。
昨天,他把拍摄手记带到杭州签售,出版商给新书的大陆版定名为有点晦涩的《跟自己的名字赛跑》,魏德圣要如何跑呢?
计划中的一步,就是魏德圣希望可以让大陆观众在影院里看到《赛德克·巴莱》,“送审有一段时间了,还在等回复。因为是历史题材,审核的东西会比较多。”
他澄清网络上有关《赛德克·巴莱》有N个上映版本有误解,“一共3个版本。台湾、香港放的是分上下集一共4个半小时的完整版,其他地方放的是150分钟的国际版,送审的就是这个版本。还有一个是去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映的版本,但我已经把它毁掉了。”
魏德圣承认,威尼斯展映后,针对影片的批评一度让自己很受打击。
“其实也是我的问题。这个题材我们想了12年,结果,连完整版都没有弄好,就在短短一个星期里完成参赛的版本。我来不及思考,剪辑师也来不及,结果给出一堆打打杀杀,观众不明白为什么莫名其妙就开始打了。”
为此,去年完整版上映时,魏德圣跑了很多影院和观众座谈,《赛德克·巴莱》的国际版,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在纽约放映的时候,美国观众反馈不错,好莱坞的评价比威尼斯高了一半以上,我这才比较放心。”
《赛德克·巴莱》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台湾岛上的原住民赛德克族,为反抗日本殖民者而爆发的雾社事件。
虽然题材有些敏感,但魏德圣对过审很乐观,“我觉得大陆上映只需要暴力部分小小调整下,因为这边没有分级。”
至今为止,《赛德克·巴莱》在台湾市场收获8亿新台币(近2亿人民币)票房,获得了金马奖6座奖杯,还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成绩不俗,但魏德圣直言离自己梦想还很远——“如果在一切结束之后还有钱赚,我想要买一块地,盖一栋自己想了很久的房子。”
“成本还没有回收,真的很对不起大家。”他笑笑,羞涩承认这也是非常渴望《赛德克·巴莱》可以在大陆上映的原因之一。
也有人建议他来大陆找资金。
“曾经来找过,但可能我就是找不到资金的那种导演吧。”在魏德圣心中,大陆拍电影不缺资金,但过程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浪漫。
“很简单,这个戏投多少钱、怎么回收、怎么分钱、谁先分钱、每个地方的版权又怎么分等等,好头痛。虽然台湾电影很穷,但穷也有穷的好处。有时候就是无路可走,导演往往能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观众是很聪明的,有没有诚意,他们看得很清楚。九把刀的成功就是这样。” 魏德圣说。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