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市群和广州市的PM2.5数据发布两天来,尽管数据非常“好看”,但市民对比发现,印象中污染可能比较严重的区域PM 2.5的数值,反而不是最高的。有网友和市民因中山、花都、番禺的数值比城区高,而对数据真实性和科学性表示怀疑。
昨天的数据比前天更加“漂亮”。广州市20时的PM 2.5数据显示,24小时均值是花都最高,为17毫克/立方米,番禺依然处第二位,为15毫克每立方米。而空气污染指数(A P I)仅为26,是一年之中都难得的“优质”水平。这更让大家产生怀疑。
解释1
国外评估数据比广东自测数据还要低
省环保厅副厅长陈光荣拿出了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根据卫星图片,对中国各地的PM 2.5污染情况进行的评估报告数据,而这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广东PM 2 .5的浓度值在20-40之间,而广东自测的浓度值为每立方米37到47微克之间。
对此数据的真实性,南都记者专门采访了广东省气象局的专家、国内著名灰霾专家吴兑。他称,他根据气象资料等方面所掌握的数据和环保厅官方资料基本一致。
解释2
PM2.5分布相对均匀但会随气流运动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省环境保护大气环境首席专家钟流举则表示,今后PM 2.5最高值将会经常出现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因为,PM 2.5在大气中的分布是相对均匀的,但是会随气流运动而被输送。根据他们此前的研究数据分析,目前他们还没有数据显示PM 2.5在一天当中的分布规律。有时候早晚高,有时候中午也会高,规律性并不明显。
昨天的数据似乎印证了钟流举的解释。南都记者发现昨天晚上7点的数据显示,省环保厅在花都农村的站点竹洞村的PM 2.5的24小时均值是17微克/立方米,而广州市设在花都中学的站点显示该项数据为16.一小时均值农村的站点显示为21,市区的站点显示为24.
吴兑解释称,番禺数值偏高,除了吹北风会有一定的影响,基本上与监测点和天气系统的相对位置有关。一般来说,在冷暖空气交界面的暖空气这一面,空气质量是最差的,而冷空气那一面,空气质量是最好的,冷空气从北往南影响的话,北边的空气理论上比南边要干净。而番禺区又更加接近顺德这边的大污染源,所以数值会相对偏高。从目前冷空气持续影响的情况来看,未来几天,番禺区的细微颗粒聚集应该会得到改善。
监测指数公布网友热议PM 2.5元凶
国务院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新增PM 2 .5监测指标后,昨天珠三角九城市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首次公布PM 2.5指数,立即引来网友热议。
什么是PM 2.5元凶?@政协委员韩志鹏说,“生成PM 2.5的元凶是汽车尾气,但广州的10个监测站,要么设在学校,要么设在风景区、郊区,只有一个在路边。这样选点来监测PM 2 .5,既不科学又不合理。学学香港,多设几个路边监测站吧。影响PM 2.5监测指数的不仅是站点的选址,还有监测的时间”。
@ goldfish系统进行了对比,“简单看了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无锡和香港几个城市公布的PM 2 .5页面,只有北京和香港可查过去24小时的数据,其他城市只能看最近一小时的,太没诚意啦!如何提高空气质量?”@安ru夏花提建议道,“汽车尾气属于分散式无组织排放,要想PM 2.5减少,得大力整改汽车尾气”。@雨夜追风k也表示,“我看当务之急是先把公交车换成新能源车,强化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测,杜绝报废车辆上路”。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