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房地产运行情况,其中,成交量上涨11.9%,金融贷款664亿,同比增长13.8%,商品房销售增长加快,政策房建设积极推进。
但商品房投资规模为926亿元,同比下降3.6%,呈负增长态势。
对此,链家地产研究部常清表示,随着近期市场不断回暖,下半年政策风险增加,促使房企投资更为保守。
纯商品房投资负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98.3亿元,增长4.7%,增速比1~5月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政策性住房投资371.9亿元,增长33.4%。也就是说,上半年北京纯商品房投资规模为926.4亿元,同比下降3.6%。
如果从另一种划分办法来看,全市住宅完成投资667.8亿元,下降2.8%;写字楼完成投资142.8亿元,增长6.1%;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完成投资114.6亿元,下降12.5%。
从单月情况看,6月政策性住房投资完成127.2亿元,投资规模首次超百亿,且占当月房地产总投资的比重为35.6%,超过30%。
常清表示,6月保障房投资规模单月破百亿,大力拉动房地产整体投资。仅6月份从新开工面积235.9万平方米估算,实际新增供应将达到2.7万套,上半年新开工规模将至少有7万~8万套。且目前北京保障房竣工量已完成全年目标的80%。他预计,未来保障房对于中低端需求的分流作用将加速显现。
虽然楼市已走出低谷,市场不断升温,但纯商品房投资规模却丝毫不见抬头之势,反而整体呈现负增长,这不免让人有些费解。
常清认为,当前房企投资意愿仍然低迷,一方面是房企自身的资金压力,以及库存消化问题还并未完全解决,企业更着重于消化库存和积攒资金实力;另一方面,随着近期市场不断回暖,下半年政策风险增加,促使房企投资更为保守。[pagebreak]
城市商业网讯 房地产行业目前正处于政策与市场博弈的关键期,7月份第三周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住宅与
土地的成交量呈现出相悖走势。
据统计,7月份第三周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量为1982套,环比下降31.3%。其中,以北京等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的成交量均环比有所下滑。
7月第三周,全国54个主要城市商品房签约为56602套,成交量微有下调,尽管单周成交量仍处于5万套以上,但已经连续三周下调。
在此前的三周,54个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均突破6万套,而且在6月和7月交汇当周还曾创下年内78936万套成交的新高。
业内分析认为,供应量有所减少,特别是之前高性价比的降价房源逐渐被市场消化,房价上涨影响了购房者入市的积极性。信贷政策在降息后虽然提振了购房者入市积极性,但是因为贷款额度并未增加太多,使得购房者目前得到的直接实惠并不多。
相比商品房成交降温,土地市场供应和成交量有所升温,上周20个主要城市共推出各类土地130宗,较前周增加57宗,推出面积608万平方米,较前周增加290万平方米。
住宅用地中,20个城市推出35宗,较前周增加10宗,推出面积215万平方米,较前周增加84万平方米。上周成交23宗,较前周增加12宗。
而上周上榜前十位地块的住宅用地楼面价水平较高,居于榜单前两位的宗地楼面单价均超过万元,分别来自北京和天津,北京还有另外3宗地块也登上前十名。
- 下一篇:胡锦涛谈政治体制改革
- 上一篇:中原地产2012上半年:首套房贷开闸 中央微调谨慎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