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成交逐步回归理性
上周六,位于浦东惠南的伊顿公馆共推出了356套60平方米—150平方米公寓和花园洋房房源,均价1.2万元/平方米—1.3万元/平方米。虽然价格并不高,但销售情况并不火热。
看房者俞女士在询问了价格和周边配套后,对这个项目并不是很满意。她说:“价格还可以,但附近交通不行。虽然销售人员一直强调有轨交16号线,但16号线现在才刚开始建造,还要等两三年才能开通。 ”
俞女士也坦言,就在本月28日,她看到上海市政府再次强调了楼市调控,这也让她购房不那么急吼吼。 “前段时间总看到,这个楼盘涨价、那个楼盘也在涨,的确让人有点揪心,感觉房价像是压不住了,现在可以放心一点了,所以再看看。 ”
开发商普遍减小优惠幅度
上周末其他几个开盘的项目同样出现签约量不高的情况。位于宝山罗店板块的远洋7号在本月28日推新房源,据售楼处人员介绍,此次加推90平方米两房和120平方米的三房,推盘量约为80套。来自新浪乐居的信息显示,该盘签约量为60多套。对此,售楼员表示,对目前的签约量只能说“比较满意”。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黄河滔指出,7月下旬近两周内楼市成交面积虽皆低于20万平方米,均值近17.5万平方米。楼市成交量在6月集中爆发后,目前更多是回归到相对理性的水平。
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也指出,截至7月29日,7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78.9万平方米,与6月突破百万平方米的成交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7月下半月,成交出现了一定的下行趋势,主要原因是开发商在7月普遍减小优惠幅度甚至回调价格。上周末,上海颁布了旨在严格执行调控的“沪六条”,虽然并未提出新的调控政策,但在楼市成交已经出现一定下行趋势的情况下,能抑制开发商的涨价冲动,增加其降价压力。
购房者价格抗性或转强
上周本市成交面积排名前十的项目延续此前一周的“散乱”成交局面,成交套数最高的项目仅成交52套,远低于此前6-7月上旬最高项目成交量皆为百套以上的水准。
同时,上述成交前十项目中套均面积低于100平方米的多达4个,另有3个处于100平方米—105平方米之间,可见市场成交在经历此前大户型短暂的热销后,再次逐步趋向满足于刚需的小户型房源。不过需注意的是,上述7个项目上周房源的成交均价都比今年第一季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最高的项目涨幅达17%;而与之对应的剩余3个套均面积高于140平方米的项目在延续此前低开策略的同时,个别项目较今年第一季度均价尚有10%左右的降值。
黄河滔分析指出,其实此前楼市回暖势头尚未完全成熟,在限购中的购房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特别是在当前政府方面近期多次出台各类通知及各地派遣楼市专项督查团,表明从严立场的背景下,购房者对于价格增长的抗性或会逐步转强。
佑威机构执行董事黄志坚也表示,连续两周的“降温”或表明一波“反弹”已基本结束,楼市将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短期内难再有可观的“恐慌性杀入”买家。失去了量能的支持,跟涨现象就难以为继,特别是供大于求的产品,将回归到“以价换量”的轨道上。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