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
每天15元,租一张栖息梦想的床
“租床公寓”,眼下在南京人气正旺,每张床一天15元左右,属于“条件尚好”的价格标准。
在新街口商圈里有不少这样的“租床公寓”,有些还分布在一些高档公寓内。走进“房东”杨业(化名)开的一家“租床公寓”内,便能从中窥得一二:130平方米的房子被隔成4个房间,住进了26个男男女女,他们大多是刚毕业或正在上学的大学生;公寓内每个房间都有空调,男女生各有独立的卫生间,洗衣机、电冰箱、液晶电视、无线网络一个不少;租客间此前相互并不认识,但相处倒也融洽,一起坐在客厅看看《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是每晚的常态。
“租一张床,睡觉、找工作。”租客们这样概括自己的“租床生活”。这群年轻的男男女女就像是一群羽翼渐丰的“候鸟”,白天出门求职、工作,晚上回巢休息、充电,期待着明天会更好。
杨业实际上也是二房东,在征得房主和物业同意的前提下,开办了3家大学生求职公寓,都在新街口商圈附近。位于王府大街的这间,是今年7月刚“开业”的。杨业把公寓的广告一放上网,两周不到的时间,26张床位就被抢订一空。这早在杨业的意料之中,“暑假是旺季,”他说,这也是他赶着把房子在7月装修出来的原因,“找工作的、刚工作的、暑假实习的,都来我这儿。”
杨业每天奔波在3个公寓之间,简单打扫管理。在广告上,他称自己为“杨管家”。
杨业27岁,才从校园出来不久,在上海读书时,他也住过类似的租床公寓。一年半前下决心自己创业后,他便辞了工作,将大学生公寓作为事业的起点。他的公寓定位很明确——只招在校生和大学生。他还应派出所的要求,让所有租客们都办理了暂住证。“大学生的素质放在那儿,人员背景单纯一些。”每次看到这些学生,杨业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刚刚进入社会,哪儿有钱租得起房子。”
杨业觉得,自己在赚钱的同时,也算是帮了学生们一个忙,先让他们获得在大城市里安身立命的机会,然后再朝着自己的理想一步步迈进。
声音
城市,需要留住更多的基础人才
社会学家邱建新认为,90后租床一族的生存状态说明,大学生就业难以及收入偏低依然是老大难问题,“以前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收入也大众化,而城市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尤其是住和食,收入低房租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必然会选择群租,来降低生活成本。”
农村文化生活单一,找不到好工作,所以越来越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城市读完四年书后,无法再回到农村去。“90后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缩影。”邱建新说。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不仅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控制物价,还应该大力修建保障房,“城市发展,需要尖端高层次人才,同样需要留住基础人才。多建保障房,加大供应公租房,可以帮助新就业人员等夹心层实现居者有其屋,减少乃至消除群租现象。”
阔别一年,我又再次踏入了“租床公寓”的大门。看着熟悉的场景,想起了一年前的自己。
去年冬天,我拖着行李箱住进了新街口的一家“租床公寓”,开始了一种别样的集体生活:一百平方米的空间里住着20来人,每天早晚卫生间门口会排起洗漱的长队,大家各自磨合作息时间、生活习性,不分男女。这样一种体验是很奇妙的,大家无缘由地突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需要彼此尊重与信任,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工作方向甚至是未来发展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走出公寓的大门,我们也许就彼此不认识了,但回到公寓里,大家又是熟识的室友。
也许有人会羞于谈起这种“租床”的经历,觉得住得低廉是一种过错。可我觉得,当所有年轻人都怀揣着梦想步入城市洪流时,在经济和现实条件下找一个适宜的安身立命之所无可厚非,哪怕那只是一张单人床铺。这一个小小的空间,同样也能培育青春的梦想。
一年后的今天,我以记者的身份再回到“租房公寓”时,仿佛看见了当初栖落在我们那群人中高高低低梦想的实现:有人出国了、有人考研了、有人回老家做生意了,而我也从实习生成为了一名正式记者。
看着这群在方寸之间寻求梦想的同龄人,我想说:哪怕生活得再逼仄,这都是我们曾经拥有的青春底色,它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发鲜艳,因为是它滋生了梦想的斑斓。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