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每个人感受不同。对老年人来说,能有稳定的物质保障,有精神慰藉和人生追求,应该是幸福感的基本方面。在昨天南京医科大学召开的“苏粤伦理学会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从“幸福”的视角探析了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构建问题:需要建立经济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精神关怀保障体系等“三位一体”的城市居家养老体系。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人口快速增长期。以南京为例,截至去年底,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龄人口已达111.16万人,占总人口的16.89%,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已达15.88万人。“未富先老”的社会形态,使养老问题面临严峻考验。
南京医科大学纪委书记冷明祥认为,目前绝大多数老人还是希望在家中养老,一是不愿离开家,二是养老成本相对较低。我国几千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具有养老成本低、老年人精神慰藉能够得到满足等优点,至今仍是养老方式的主流。但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和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增多、养老质量降低、养老实际效果与老年人预期有差距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老年人的幸福感。
基于这种情况,他认为,我国应该构建“三位一体”的城市居家养老体系,即在政府指导、管理和监督之下,建立经济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精神关怀保障体系。“实现家庭养老,关键是要完善社区的功能。”他表示,政府要在居家养老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居家养老中需要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等,则要求社区拥有完善的服务能力。“以居家养老的医疗保障为例,应该个人与政府投入相结合,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居家养老老人的看病、就医及长期照护问题。”
有专家表示,老年人不仅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更有情感上的需要,希望从家人和亲友的照顾中感受关爱。在构建养老体系时,人们常从福利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老年人看做被照顾的对象;却往往忽视了老年人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渴望,他们希望发挥自己的能力,比如参加关心下一代活动、资助贫困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等;如果没有任何机会、渠道这样做,他们会产生不幸福和挫折感。
但是,对于“三位一体”中的精神关怀层面,现有居家养老体系基本上是缺失的。在现代社会中,老人子女本身要面对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竞争,承受各方压力,不可能有很多精力、时间陪伴老人,精神上的孤独,已经导致老年孤独症、老年抑郁症等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居家养老的过程中提供足够的精神关怀,仍有赖于我国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依靠公民社会中的志愿者队伍,经常性地深入社区、家庭,陪老年人聊天、解闷,组织老年人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