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全国多个主要城市楼市成交量不仅与10月同期相比出现明显上涨,甚至还创下了年内新高。但由于众多大型房企销售任务提前完成影响到了年末的楼市供应,“保价缩量”也成为多数开发商的年底策略。不少业内人士担忧,供需不平衡的结果,是未来房价上涨的压力增大。
11月接近尾声,全国多个主要城市楼市成交量不仅与10月同期相比出现明显上涨,甚至还创下了年内新高。与“金九银十”期间的“旺季不旺”相比,“翘尾行情”也成了各地媒体在11月形容楼市成交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11月楼市成交创新高
据中原地产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中上旬,全国54个主要城市新建住宅签约套数达到193310套,不仅与10月同期相比大幅上涨了42.24%,甚至超过了此前创下近2年来成交量新高的7月同期。有分析称,此轮成交量上涨与保障房集中入市关系密切。
截至18日,北京新房成交9054套,其中保障房成交量就达到5170套,占比超过40%。
尽管如此,也并非所有城市成交量大涨均受保障房影响。即便没有保障房大规模入市,深圳楼市在11月第三周依然创下一线城市的最大涨幅。
而在北京,较少受到保障房集中入市冲击的二手房市场,11月中上旬的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上涨了近八成,环比则上涨超过四成。
中国经营报在11月24日的报道中援引广州天河区一高价楼盘项目经理的话称,市场成交量上涨明显与前期政府严控楼市关系密切。该人士表示,这一单价在3万元/平方米的项目早在9月已经开始申请预售证,但监管部门一直不予发放,直到11月中旬才发放预售资格。
他认为,这等于把市场9、10月的成交都集中在11月显现,而广州受此原因影响的项目不在少数。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几年由于调控频繁,开发商不得不见缝插针式销售。根据往年经验,由于11月到次年两会召开前通常为政策冷冻期,甚少有重大调控政策在此时间段推出,因此开发商往往会在此时段加大销售力度,反而传统的“金九银十”不再是开发商的发力点。
多数房企“保价缩量”
虽然楼市在11月这样的淡季依然表现出旺盛的需求,但众多大型房企销售任务提前完成影响到了年末的楼市供应,“保价缩量”也成为多数开发商的年底策略。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向中新网房产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北京新房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且供应量略高于成交量,但进入四季度以后,供需关系发生反转,出现年内首次“供不应求”的局面。
截至11月24日,2012年4季度北京新房网签总量为14805套,而在此期间,新房新增供应量仅10512套,供需之间缺口高达到4293套。
在上海,11月5日至11日的一周时间里,上海楼市新增供应面积仅1.92万平方米,创下近40周新低,而上海最近一次出现类似的低供应量,还是在今年春节期间。
此前,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曾在采访中向记者表示,在严格的限购政策下,必然会导致房企减少供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几个月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新开工面积、房企购地面积等指标持续下滑。其中,由于一线城市的调控政策较为严厉,上述指标下滑的幅度也相对较大,这将加剧供应不足的局面。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供需不平衡的结果,是未来房价上涨的压力增大《中国证券报》在26日的报道中援引某房企营销总监的话称,今年很多开发商的业绩完成得不错,除非库存较多,开发商不会再出现“以价换量”的推盘心态,而是“保价缩量”。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则向记者分析表示,前十月多数开发企业已经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年底继续推盘动力不足。
与此同时,多数房企年底略微提升价格之后“端着卖”将成为主流趋势。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
明年楼市调控必定严于今年。在认为,他看来,今年市场,上半场是冬天,下半场是春天,在史上最高库存,以及仅略好于2008年底的糟糕资金面双重压力下,房价虽止跌反弹,但涨得很艰难。而明年,双重压力同减小,楼市将由春天转入夏天,调控只有更紧,才能避免。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