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科、碧桂园、中海地产等一批“千亿房企”公布2013年业绩。记者在业绩会上了解到,虽然多个房企存货增加,但对于2014年的销售目标“加码”已经呈现谨慎态势。
而在土地市场上,也以谨慎为主。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的部分楼盘出现了暗降或者折扣促销的现象,在此背景下,购房者何时才是入市的最佳时机?业内人士称:第二季度将出现较好的投资机会,房企或增加促销力度。
文/记者潘彧
房企业绩看点:
1、销售目标:今年预增趋缓
记者在多家大型房企业绩发布会上了解到,虽然经历过去年业绩的“高歌猛进”,但面对今年偏冷的销售形势,不少千亿房企在制定销售目标的时候显得十分保守。碧桂园集团去年一年实现了销售额翻倍增长,跻身“千亿军团”,全年合同销售金额达1060亿元,同比增长约123%。于本周在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将2014年的销售目标定为1280亿元,相比去年,仅预增20%。
而中海地产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郝建民在业绩发布会上公布,2014年的销售目标为1400亿港元,相比去年1385亿港元的销量仅有1%的增长。
而其余几家尚未召开业绩发布会的千亿房企也已经通过各种公开渠道公布下一年的销售目标,销售目标增幅绝大部分低于去年增长速度。其中恒大地产在去年迈入了千亿军团后,将今年销售目标定为1100亿元,较2013年目标高出10%,略高于去年销售额的增长速度。
绿地则是唯一一个大幅提升销售目标的千亿房企,其2014年销售目标定位2400亿元,比2013年增加近50%。而去年,绿地销售额的增幅为53%。
2、存货大增:或转向质量效益模式
在碧桂园业绩发布会上,其财务副总监刘嘉毅透露,碧桂园今年可推出的货源大约有3800万m2,市值大约有2500亿元。他表示,目标是达到65%以上的去化率。而记者计算得知,如果达到这个去化率,意味着可以实现1625亿元的销售额,远高于其1280亿元的销售目标。
中海地产的目标也明显偏向保守,结合此前机构的研究数据,2013年中海地产推货量为1600亿港元,最后实现1385亿港元的销售额,销售率达86.65%。而今年,中海地产拥有2200亿港元的可推货量,若按其去年销售率计算,销售额有望突破1900亿港元。相比起1400亿港元的销售目标值高了35%。
对于货量和销售目标值之间的差异,郝建民表示,历史上公司风格一向保守,“这样很好,可以保证做到,但未来有可能调整。”
而行业“老大”万科则再次没有公布今年的全年销售目标。
3、土地市场:竞争减小房企态度趋向谨慎
2013年,土地市场火热,而今年年初,土地市场虽依然延续火热态势,但房企的态度已经趋于谨慎。碧桂园的莫斌对于拿地的表态是“继续积极并审慎地在国内外拓展新的优质土地,严控投资风险的同时,确保土地投资拓展带来的回报。”
“今年在土地市场上的竞争明显小了,只能说明有些房企没钱了。”郝建民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广州拿的这几块土地,他自己都亲自考察过,绝对是优质地块。而如此优质的地块,却并无太多房企参与竞拍。郝建民坦言,未来中海地产仍将以审慎的态度参与土地出让。而万科董秘谭华杰透露,由于土地市场偏热,万科去年拿地总量较少。“我们不主张太多的土地储备,两到三年的土地储备比较合理”,谭华杰称,去年底万科全部土地储备权益建筑面积是4495万平方米。
投资机会:小阳春之后楼市将走向火热
面对目前楼市的情况,何时才是入市的最佳时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对今年‘小阳春’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两会”期间确定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流动性会适度从紧,这或许并不利于整个市场销售局面的展开。但是,他判断,品牌开发企业的大范围的营销动作将驱动“小阳春”之后的楼市再度走向火热。
而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应根据房企的转型进行新的调整。“从区域市场看,一线城市的投资需要更谨慎。实际上在汇率市场逐步放开的情况下,目前很多投资者开始撤离一线城市,转而投向美元资产。而从二三线城市的角度看,新型城镇化仍有较好的机遇,所以在此类城市中心的物业投资仍有较大的盈利空间。”从时间上看,2014年仍然会有一个较好的投资机会。尤其到了四五月份,大型房企会有比较大的推盘力度。这个时候的楼盘售价相对低,在这个时间节点介入符合投资策略。
家装馆
- 灯饰
- 浴室柜
- 烹饪锅具
- 席梦思
- 水龙头
- 热水器
- 花洒
- 家用家具
- 地毯地垫
- 插座开关
- 置物架
- 毛巾杆